第三百三十一章 - 三国无赖战神 - 炎如心
、、、、、、、
张艳笑道:“夫君这又何难?那黄硕能在脉象上面瞒过华翁。瞒住别人又有什么困难?她平常住在蔡老的宅院之中,又有谁能全天的盯着她?而且普通人以貌取人,一看她得相貌,也没有人会去仔细注意她了。而我敢断定她是一个姑娘,那可就全是巧合。虽然她乔装地本事高,可她毕竟还是一个女子。男女有别,她还是会不自禁的露出一些破绽。就像今天你过去扶她。她却没让你扶,而是借势起身的。这就是破绽之一。而我也是因为她这一举动,这才开始注意她的。不过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对你有所不满,或是要对你图谋不轨呢。而之后她脚步虚浮的滚了下去,这就更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我第一个冲下去的时候,正好看见陆逊那傻小子冲出来抱住她,而她却不自然的动了一下。这就更引起了我的怀疑,哪有摔得昏迷地人却有如此动作的?于是在我仔细观察之下,我现那个黄硕的衣领与众不同,她得衣领那可是相当高的啊!而且还遮住了脖子。普通人哪有这种穿法?后来当她用银针通脉的时候,她的领结有些散开。我这才现她没有喉结,是个姑娘。而且也因为这,我才明白她为什么要诈死遁走。所以我才没有在当场就揭穿她。而且她也给夫君留了定国十策,也算是圆了夫君祭天请贤得脸面。也算是对得起夫君了。所以若是夫君不想开女科任女官,那咱们也没必要难为她,就让她走得了。而且有那陆逊傻小子护送她回去,只要咱们再指点陆逊一下,以后让陆逊出任一个高官,那黄硕岂不是还得照样为咱们出谋划策。只不过若是夫君能开设女科任命女官,不仅能让黄硕名正言顺的出来辅佐于你,而且更能提高我们女子的地位!”
刘彬对此张口结舌。刘彬真没想到一个黄硕,会引起如此多的事情。真说起来,自己最近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还真的有点超出设想!自己好像不是重生到三国时代了。这他娘的好像是武侠世界吧!不过刘彬是真爱惜黄硕的才华。而且刘彬从现代来的,本身也不排斥女子当官。于是刘明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开设女科任命女官。只是你又如何确保那黄硕一定会来保咱们,而且如今她已经说了她必死无疑。你又如何让她转过这个场子?”
张艳没有直接回答刘彬的问题,而是又问了一句道:“夫君,开设女科任命女官,那可是本朝所没有地创举。您有把握说服您的那些部下同意吗?”刘彬对张秀儿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点不满。刘彬暗想:想当初武则天一个女子都敢当皇上。任命女官。自己手把手打下来的江山,又有什么命令不能下的?要知道自己虽然很少管理政事,没有搞独裁统治,但是实际上自己在幽州和独裁统治也没有什么区别!对于自己的决定,自己那些属下只有服从得分。没有人敢真的反对他的!于是刘彬自信的说道:“艳儿这你就不用操心了。大丈夫敢为天下先!况且我的那些部下都是明理之人。只要是对咱们事业有利的事情,他们不会反对地。你还是说说你的办法,让我看看可行吗?”
张艳这才高兴得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全都拜托夫君了。那个黄硕就交给我吧!我只要给她去一封信。告诉她只要她出仕,夫君会为她开设女科。我想以她如此的才干,绝对会主动出仕的。至于她那诈死之事那就更好办了。反正今后男装的黄硕不会再出现了。就说黄硕已经死了好了。然后让她改个名字,以黄硕同胞的妹妹来幽州出仕那就足可以了。而且我看她被陆逊抱着也没有不悦的神情。反倒不断的激励陆逊,可见她对陆逊也是有些情愫的。只要她这么这么办。咱们绝对还能撮合出一段美满的姻缘。”
刘彬一听张艳地主意。刘彬彻底地无语了。要知道刘彬在现代的一个爱好。那就是听戏。可张艳的这个主意,却让刘彬太熟悉了。这整个不就一个三国版地梁祝。只是这个祝英台有点丑,而那个梁山伯到还是一样的傻。刘彬迟疑的问道:“艳儿这合适吗?陆逊怎么说也是我的弟子,而且还是我内定的,将来明儿的首辅大臣,而那黄硕长得却差了点。有道是:郎才女貌。可如今他们完全颠倒了。这般配吗?”
展颜笑道:“夫君这回你可看走眼了。以那黄硕的身高正是长腿高腰的典范,换回女装绝对好看。至于她那肤色和头发。那都属于一种病态的象征,应该是她为了隐瞒身份而采取的手段。只要夫君你想一下当她的肤色和头发都充满健康的光泽。你还会觉得她难看?而且只要他们两情相悦,外人又说得了许多?”刘彬按着张艳说的推想了一下。立马感觉就出来这不就是一个金发地印度美女吗?刘彬点了点头,认可了张艳的说法。
刘彬随即让张艳去准备书信。并派人把蔡邕和陆逊请来。以确认一下黄硕的出身。不多时蔡邕和陆逊都来了。刘彬把准备好的书信交给陆逊,让陆逊把这封书信转交给黄硕。同时严令陆逊不许观看信内的内容,也不可在黄硕看得时候在一旁观看。只需要把黄硕看信之后的回话捎回来就可以了。对于刘彬的命令,陆逊当然不敢违抗,陆逊领命去了。
此时刘彬才向蔡邕问道:“岳丈大人。那黄硕到底是哪里人士?您因何与其相熟?并破例担保他进入咱们幽州书院就学?”蔡邕对刘彬的问题很奇怪,不知道刘彬因何想起来问这些。不过蔡邕还是很老实的回答道:“晋王殿下,那黄硕乃是荆州人士。其父乃是当今有名的贤士黄承彦。虽然我与其父并无深交,可我俩却都是神交以久。他又其父地介绍信,老夫当然要尽力照顾了。而且这黄硕来咱们幽州书院入学,除了是来咱们书院学习的之外,那也是天下两大书院的交流。老夫自然更不能怠慢了。当然要担保他了。”
蔡邕自豪的说道:“这天下两大书院么,一个当然就是咱们幽州,由我主持的幽州书院。而另一个则是那荆州,有水镜先生主持的荆州书院了。那黄硕十三岁就读遍了荆州书院。其父以及水镜先生全都教无可教。而如今这黄硕却又在咱们这里深造了一年,多足可见咱们幽州书院的实力,还是要比荆州书院高上一些的。”
说到自己的得意之处。蔡邕忍不住手捻胡须傲然微笑。可是蔡邕一想起黄硕那恐怖的学习能力,以及他那短暂的即将失去的生命。不禁又有点惋惜的说道:“可惜啊!天妒英才。黄硕这样难得一见的奇才,竟会如此的短命。要知道他可是过目不忘。我毕生收集的那些典籍、孤本。再加上我幽州书院各位讲师的传授,他一年之内竟然全都学个通透。适逢主公出了这么一个评定机构。我让他出来试试自己的本领,以此来见识一下幽州顶级的高手。以作为交流学习。没想到他竟拿下了三项超品的桂冠。这是多么给我们书院添光的事。可他怎么就这么短命呢?”蔡邕此时真的有些伤感。
刘彬表面上安慰蔡邕,但是心里面却是震惊无比!他终于想起来黄承彦到底是谁了!黄承彦不就是诸葛亮的岳父吗?不就是荆州三老之一吗?怪不得自己感觉那么说呢!至于那个水镜先生刘彬更是熟悉了!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不就是这个家伙说的吗?之前自己还特意让郭嘉想办法,把这三个老家伙弄到幽州来的!没想到现在他们的弟子竟然提早过来了,这真是缘分呀!等等!黄硕是黄承彦的女儿,而在自己的记忆里面,黄承彦似乎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诸葛亮的老婆,大名鼎鼎的黄脸婆——黄月英呀!那这么说来黄硕就应该是黄月英了!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也只有对方是黄月英,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世间竟然会出现一个连刘彬都不知道底细的超级人才!要知道在原来的世界,诸葛亮也是一个口才了得,博学多才,而且医术了得,还精通手艺的,而作为他的妻子的黄月英。也有不下雨他的天赋。只是因为女人在这个时代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她的光芒都在诸葛亮身上展现出来了!相传木牛流马的真正发明者,其实就是黄月英!现在这等人才既然跑到幽州来了,那么刘彬自然是不会让他跑掉的!不管他是男是女,刘彬都一样要收为己用!
至于天下两大书院,刘彬现在倒是认为理所当然!本来东汉末年最出名的书院。应该是豫州的颍川书院,他培养出来了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这等超级人才。在三国前期,其实就是银川书院出来的那些弟子的舞台!只是银川书院毁于战火当中。后继乏力!而在南方则是重新崛起一座新舒苑,那就是荆州书院。这是由荆州大族支持,有黄承彦、水镜先生,庞德公三人教学的超级书院,他则是培养出来了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些三国中后期的超级人才!而在这个时代,荆州书院照样崛起了,只不过因为刘彬的原因,不在是一枝独秀!因为刘彬收容大量的人才,在幽州建立了幽州书院,有郑玄、蔡邕、管宁这些当代大才教学,在阵容上,毫不逊色与荆州书院!所以两者才会成为天下两大书院的!
而在刘彬感慨的时候,陆逊已经拿着那封信,来到了黄硕那里,并交到了黄硕的手上。陆逊真是老实啊!刘彬不许他私下看信。陆逊就真的一点都不看。而且当黄硕毫不避讳的把那封信拿出来准备看时,陆逊竟然非常自觉的跑到一边,好让黄硕独自看信。黄硕一边好笑着,一边打开了信件观看。可等黄硕这么一看,黄硕立马大吃一惊。黄硕万万没有想到,天下竟然还有比自己想的更深远的奇女子,黄硕也因此选入了困惑之中。
黄硕半晌无语。这令陆逊极为奇怪。在陆逊的心目中,黄硕乃是一个大智慧者。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黄硕解决不了的。可如今黄硕看了那封信之后,竟然会思索这么久。这令陆逊十分好奇这封信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可是陆逊的秉性又不允许自己这样做。在陆逊看来,他既然受过刘彬的命令,不许私下观看那封信件。而他本人也答应了。陆逊就不会违背自己的这个承诺。如此一来,陆逊的煎熬可想而知。终于陆逊的郁闷惊动了黄硕。
黄硕一看陆逊这个样子,就知道陆逊想些什么了。黄硕对此暗暗的好笑。心中由于困惑引起来的烦恼,也因此消散了。同时黄硕也暗暗做出了一个决定。不如就将此事归诸于上天。让陆逊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办。于是黄硕笑道:“贤弟不必拘束。想看就过来看吧。”说完黄硕就随意地把那封信放到了桌子上。没想到陆逊虽然十分好奇,可仍然克制住了自己的心性。正色对黄硕说道:“黄兄!这封信你看过了收好了,给我一个回信就可以了。小弟答应过太尉大人。不会私下观看的。所以小弟是绝对不会看得。”
黄硕为之气结:自己怎么又忘了,他这个人是一根筋呢?可是他不过来看,那自己刚才的打算不全都落空了吗?黄硕连忙补救道:“贤弟何必见外?这信里也没写什么不可让人知道的机密事情,而且这里也就咱们俩个人。此事你知我知。除此之外再无外人知晓。只要你我不说这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贤弟你还信不过为兄吗?”陆逊闻言。正色说道:“兄长此言差矣。你我读圣贤之书,明天下之理。养浩然之正气。言行乃需一体。岂可自欺?须知君子贵慎独。不欺于暗室。即使天下无人知晓,只要自己的本心知晓。那就已经足够了。”
黄硕再一次的感到挫折。正所谓:大梨赚财迷。想要人家上当,那也得人家有贪念才行。像陆逊这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得正人君子。黄硕的一些小伎俩还真不好使。不过。黄硕最佩服最欣赏的,也就是陆逊的这种正直的秉性坦荡的胸怀。于是黄硕立刻转变了主张。对陆逊赔礼道:“为兄失言了。只J望贤弟莫怪。”
陆逊笑道:“兄长不必如此。小弟知道这都是兄长想为小弟解惑。才如此说地。兄长如此都是为了小弟。小弟如何会怪罪兄长?兄长无须在意。只是太尉大人的给你的信件你已经看过了。不知可否有了决断?若是已有决断。兄长还是给太尉大人写封回信。由我捎带回去。若是尚无决断,小弟在此恭候也就是了。”
黄硕愁眉苦脸的说道:“太尉大人书信倒没什么么。只是太尉大人关心我的身体。怕我路上颠簸,引发病情,来不及看望我的父母。于是太尉大人已经派人,快马去接我的父母来此,见我最后一面了。此事我写封回函,谢过太尉大人的好意也就是了。只是为兄由此而感,为兄游学在外多年。尚未能于父母跟前尽孝。如今却要命不久已。留下老父老母。不能赡养。实为悔恨。故此忧愁到令贤弟担忧了。”陆逊听此言郑重地说道:“兄长无须为此事操心。你我情同手足。你父即我父,你母即我母。若是兄长真的无药可医。兄长身后事愚兄一力承担。我自会赡养兄长父母百年,替兄长以尽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