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南京保卫战壮烈殉国 - 永远的丰碑 - 步枪子弹
杨膺谓(1892年—1937年),字孟言,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关刀村鸭婆塘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2月11日,在守卫光华门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杨膺谓的父亲杨立庭勤俭持家,毕生务农。5岁时,其母不幸去世,他与弟弟和睦友爱,至于成年,始终未分家另立门户,乡里皆称赞其为难得的好兄长。7岁在乡村私塾读书,天资聪敏,成绩优秀,得教师赞许:“此儿很可造就,莫等闲视之。”1905年,杨膺谓考入长沙官办陆军小学,毕业后被保送陆军预备学校,继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保定军校毕业后,入湖南赵恒惕部相继任排长、连长、参谋等职。
1923年,杨膺谓任广东韶关讲武堂少校教官、堂长。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杨膺谓力促李济深将讲武堂合并。合并后,李济深任黄埔军校副校长,杨膺谓任一至四期中校管理处长。当时,政治总教官恽代英、熊雄等与杨膺谓同事,受他们的影响,杨膺谓思想趋向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