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139章 武媚娘的界限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左百户

第139章 武媚娘的界限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左百户

数日后,太极宫,金水河畔。

李治坐在亭阁中,默默听着狄仁杰汇报毕正义的事。

听完后,李治沉吟了一会,道:“毕正义一个大理寺丞,应该不会知法犯法,他后来可说了什么?”

狄仁杰道:“没有,他一言不发,臣琢磨着从他嘴里,很难问出有用的消息了,就换了一个调查方向。”

李治道:“什么方向?”

狄仁杰道:“臣仔细调查了毕正义与王伦的关系,很快有了发现。毕正义曾去过洛阳,亲自将王伦妻子押送回大理寺。”

李治道:“接着说。”

狄仁杰道:“臣后来去大理狱找过王伦妻子淳于氏,当臣在她面前提到王伦时,她毫无反应,仿佛不认识这个人。”

王伏胜忽然道:“王伦如此负她,她有此反应,也情有可原。”

狄仁杰道:“臣倒觉得,她的毫无反应,并非心死漠然,而是带着几分茫然,仿佛真的不认识王伦。”

“莫非她不是淳于氏?”李治目光一闪。

狄仁杰道:“臣也这般想,怀疑毕正义把淳于氏给调换了。”

李治道:“可还有进一步的发现?”

“臣派人去毕正义家中搜过,就连他的朋友也调查过,却并未发现淳于氏。”

“臣怀疑他替换淳于氏,并非为自己,而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他。”

李治道:“可有那人线索?”

“暂时还没查到。”

李治缓缓道:“那就去查查李义府。”

狄仁杰微微一惊,迟疑道:“陛下,臣能否多问一句,您为何怀疑到李相公?”

李治摆手道:“不必多问,去查就是了。”

李治当然不能告诉他,自己是从书本中看到的。

刚才听到毕正义的名字时,他就觉得这名字有点熟。

后来仔细一想,毕正义好像犯过一个大案,且与李义府有关联。

李义府也正是因这个案子,被第一次罢相。

如今毕正义犯了事,往李义府身上想,应该不会错。

狄仁杰道:“陛下,臣要调查李相公的话,只怕会遇到些阻碍。”

李治道:“朕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权,圣旨即刻下达。”

狄仁杰领旨谢恩。

穿过承天门,离开皇宫后,狄仁杰在朱雀门外看到了等候自己的李进。

李进原本对狄仁杰很冷淡,他是皇家卫率,竟被派来保护一个官员,心中颇为憋闷。

经过毕正义之事后,他的态度微有转变,朝狄仁杰问:“陛下可说什么了?”

狄仁杰道:“陛下让咱们去查李相公。”

李进吃了一惊:“中书侍郎李义府?”

狄仁杰点点头。

李进想了想,道:“可能是内领卫打听到什么消息,汇报给了陛下。如果幕后之人是宰相,那就难怪毕正义不肯开口了。”

狄仁杰道:“我刚才又琢磨了一会,都说李义府是个风流宰相,那淳于氏美貌,被李义府看中,不无可能。”

李进看了他一眼,道:“要调查宰相,只怕会遇到很大阻碍。”

狄仁杰感叹道:“陛下已授予我便宜行事之权,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查了。”

李进笑道:“跟你一起,倒有几分打仗的感觉,够刺激!”

这时,一辆马车从横街驶来,车上下来一名老者,赫然是礼部尚书许敬宗。

两人都朝许敬宗见了一礼,许敬宗还了半礼,穿过朱雀门,进了皇宫。

李进道:“听说许敬宗与李义府关系不错,你说他会不会与此事也有关系?”

狄仁杰摇头道:“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不做任何假设,走吧。”

许敬宗慢悠悠来到甘露殿,通传之后,进入大殿,拱手道:“老臣许敬宗,拜见陛下。”

李治道:“许卿,阎公的葬礼,你办的怎么样了?”

阎立德死后,李治命礼部以藩王标准举办葬礼,并且允许阎立德陪葬昭陵。

许敬宗道:“回陛下,阎公的灵柩,老臣亲自派官员陪同阎府家属,送到昭陵,业已下葬。”

李治道:“礼部可商议好了追赠官职和谥号?”

许敬宗道:“臣等商议之后,认为以阎公功劳,可追赠中书令、并州都督,谥号为‘康’,不知陛下以为可否。”

李治道:“可。这件事你办的不错,退下吧。”

许敬宗拱手告退了。

李治起身离开了甘露殿,沿着一条宫道,朝着后宫薰风殿方向而行。

来到薰风殿外,只见屋中传出一阵奇怪的声音。

李治进屋一看,原来郑贵妃正坐在一张长案前,肩膀上挂着面奇怪的鼓,形状像翁,腰有环,以丝带系于腋下。

那奇怪的声音,正是郑贵妃拍打在鼓面产生。

郑贵妃拍打的很投入,并未瞧见李治进来。

李治也制止了宫人喊她,站在门旁,听她击鼓。

过了一会,郑贵妃终于有所察觉,抬头一看,赶忙放下手中乐器,起身敛衽道:“陛下,妾身失礼了。”

李治笑着走了过去,道:“贵妃,你这击的是什么乐器,朕怎么从未见过?”

郑贵妃笑道:“这叫鸡娄鼓,是龟兹乐器。”

李治点点头,道:“朕突然想听你弹箜篌了,你弹一曲梅花三弄给朕听听吧。”

郑贵妃微笑领旨,命宫人取来箜篌,坐在案前,手指拨动间,一串串明快的音符流转而出。

李治其实并非真的想听曲,他想要好好考虑一件事。

听郑贵妃弹奏箜篌时,他感觉自己头脑最清楚,所以每次需要想事情时,就来听她弹奏。

如果李治记忆不错的话,毕正义的事肯定与李义府有关。

那么李义府这个宰相肯定不能当了。

如今的朝堂,好不容易形成一股平衡之势,倘若李义府罢相,可能又会平生波折。

李治要考虑好接替李义府的人选,将朝堂影响降到最低。

长孙无忌致仕后,朝堂原本有七位宰相。

韩瑷、来济代表世家利益。于志宁、崔敦礼代表中立。李勣代表军方。刘仁轨代表清流。李义府代表的是拥武派。

无论哪一人忽然罢相,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肯定会躁动不安。

比如李义府。

如果他被罢相,拥武派官员便无法在中枢发声,肯定会有所行动。

这些人李治虽不打算重用,但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将他们给处理了。

当初废王立武,他们都立有功劳,倘若李治表现的太不近人情,将来也没人愿意替他做事了。

换句话说,替换李义府的人选,最好也在拥武派官员中选择。

这些人中,有资格拜相的也就四五人。

许敬宗肯定是最有资格的一个,不过他虽然能干,却与武媚娘关系太近。

倘若拜他为宰相,很可能传达出错误讯息,让人以为自己又要让武媚娘参政,到时很容易惹出麻烦。

除许敬宗之外,崔义玄最有资格。

不过此人是清河崔氏中人,立场有些摇摆。

倘若他被世家派系拉拢过去,也很麻烦。

再然后是王德俭,他是许敬宗女婿,也并非好的人选。

突然间,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李治脑海中。

李敬玄。

此人打仗虽不行,但很擅长处理文事,而且刚被刘仁轨查过,身上没有任何污点,兼劳苦功劳。

任命他为宰相,群臣都会觉得,自己并未忘记那些为他尽过忠之人。

各方面来看,他都算得上一个极佳人选。

想到此处,李治心情豁然开朗,放下心绪,安心听着郑贵妃的乐曲。

在薰风殿待了两个多时辰,直到下午未时末牌时分,王伏胜汇报,说狄仁杰再次入宫求见。

李治知道肯定是李义府的事有了结果,来到甘露殿,宣狄仁杰觐见。

狄仁杰进殿后,叙礼毕,李治问道:“狄卿,案子可查清楚了?”

狄仁杰拱手道:“多亏陛下指引,臣等在李相公一处产业中,找到淳于氏,指使毕正义之人,确实是李相公。”

李治点点头,道:“王伦之死,可与李义府有关?”

狄仁杰道:“臣目前还不能确定,可能需要询问李相公。”

李治道:“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审理比较合适?”

“臣以为应由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堂会审。”

李治摆手道:“伏胜,传旨中书,即刻免去李义府宰相之职,由狄仁杰、刘仁轨、李敬玄联合审理。”

狄仁杰听了后,暗暗奇怪,心想:“陛下为何派李敬玄也参与审理?”

……

立政殿。

武媚娘侧卧在凤榻之上,单手支颐,闭着双眼。

几名宫人,在她身前敲打着一种轻柔舒缓的乐器。

根据御医说法,这种轻柔的声音既能让孕妇放松心情,也对腹中胎儿有好处。

所以武媚娘每天都要听一会。

这时,江尚宫和张多海一起走了进来,在一旁侍立。

武媚娘抬头看了两人一眼,挥手示意宫人退下,问道:“怎么了,脸色都这般难看?”

张多海道:“殿下,公主府那件案子有结果了,指使廖平杀王伦之人,是大理寺丞毕正义。”

武媚娘淡淡道:“毕正义背后应该还有人吧?”

张多海低声道:“您说的一点不错,背后之人是……李义府相公。”

武媚娘皱了皱眉,道:“到底怎么回事?”

张多海道:“大理寺关押过一个女犯,是王伦妻子,长的极为貌美,李相公去大理狱视察时,看上了她,毕正义就将她换了出来,送给了李相公。”

“后来王伦来到长安,发现大理狱中的女人并非妻子,怀疑妻子被毕正义收入房中,于是找上毕正义,质问此事。”

“毕正义本想私了此事,王伦却非常激动,不肯善罢甘休。毕正义怕王伦把此事闹大,这才从河北召来一名不良人,做了假公验,化名廖平,将王伦杀死。”

武媚娘摇头道:“李义府竟为一个女犯做出这种事来,好大出息。”

江尚宫小心翼翼的道:“殿下,您要不要替李相公求情?”

武媚娘摇头道:“不可,我这时去求情,陛下又会怪我干涉朝政。”

江尚宫低声道:“可您当初册封皇后的诰书,是李相公亲手草拟的呀。”

武媚娘扫了她一眼,道:“江燕,你为何突然这么帮李义府说话?”

江尚宫急忙跪在地上,低声道:“奴婢只是觉得,圣人是重情之人,您念在旧情替李相公求情,他可能不会生气。”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