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504章 武媚娘再见裴行俭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左百户

第504章 武媚娘再见裴行俭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左百户

裴行俭正在屋中休息,忽听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开门的是一名宫人,身后站着一名盛装贵妇,赫然是武媚娘!

裴行俭吃了一惊,赶忙躬身见礼:“微臣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迈步进入屋中,四顾看了一眼,道:“裴都护对这屋子可还满意吗?”

裴行俭和薛仁贵的住房,都是武媚娘亲自安排的。

裴行俭忙道:“此处幽静,臣非常满意。”

武媚娘“嗯”了一声,走到椅子上坐下,抬眼打量着裴行俭,脸上带着奇怪的表情,半晌没有做声。

裴行俭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却暗暗奇怪,皇后到底来干嘛的?

好半晌后,武媚娘淡淡道:“裴都护可还记得你和吾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裴行俭心中一惊。

他怎能不记得?当时他因为废王立武之事,反对武媚娘当皇后,被她召入立政殿。

武皇后一番恩威并施,想要收服他。

裴行俭却并未就范,因此得罪了武皇后。

后来朝会上,拥武派官员袁公瑜对他发难,幸得皇帝护了他一次,将他派到讨伐贺鲁的军队中,在苏定方麾下。

自那以后,裴行俭便长期待在安西,凭着几次大战的功劳,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安西都护。

不过在他内心深处,当然明白皇后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绝不会忘记当年之事,只是顾忌皇帝和他这些年的功劳,不好轻易发难罢了。

正因如此,他一直不愿返回长安,以免给皇后对付他的机会。

武媚娘目光深邃,似乎能看穿他的心思,淡淡道:“看来当年之事,裴都护还耿耿于怀。”

裴行俭忙道:“臣不敢,只是一直心中惶恐。”

武媚娘哼了一声,道:“你当初反对吾当皇后,说吾会祸乱天下,如今可否应验?”

裴行俭跪在地上,叩首道:“臣见识浅薄,胡言乱语,请殿下降罪!”

武媚娘俯视着他,轻轻道:“起来吧,你虽一直对吾有成见,吾却一直很欣赏你的才华。你也果然没有令吾失望,这些年来,替陛下、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裴行俭抬头看了一眼武媚娘表情,这才起身,道:“臣只是做好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你也不必紧张,陛下总是告诉吾,皇后必须胸襟广阔,方能母仪天下。吾连长孙无忌都不计较了,还会一直揪着你不放吗?”

裴行俭心中又惊又喜,看了武媚娘一眼,长身一躬,道:“多谢殿下宽宏大度,臣羞愧万分。”

武媚娘微笑道:“既然吾都不跟你计较了,你也不必再躲着吾,一直待在安西了吧?”

裴行俭微微一惊,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皇后今日过来的目的。

一时间,他不知该如何作答。默然不语。

因为就算没有武媚娘的缘故,他也不太想回长安,更希望一直待在边境,守土卫国。

武媚娘见他不语,凤眉又慢慢抬高了几分,扫了他一眼,道:“裴都护,吾没记错的话,你比吾大五岁吧?”

裴行俭忙道:“是的,臣是武德二年生辰。”

武媚娘道:“那你也有四十六七岁了,听说你原配夫人已经过世。”

裴行俭低声道:“拙荆于永徽二年,染病而亡。”

武媚娘喃喃道:“永徽二年啊,那该有十几年了,你就没想过要续弦?”

裴行俭迟疑道:“臣这些年在安西,忙于公务,不敢懈怠,故而没有闲暇续弦。”

武媚娘感慨道:“裴都护为国如此操劳,令人敬佩,如今安西已经稳固,裴都护何不返回长安,好好歇息一阵,陛下和吾,再给你纳一个续弦,岂不是好?”

裴行俭心中实为不愿。

然而他此时也明白过来,自己在安西待的太久,威望太高,已引起皇帝忌惮,也可能是皇后向皇帝进谗言。

总而言之,若是不答应的话,必定失去皇帝信任,也引起皇后嫉恨。

他深吸一口气,拱手道:“臣多谢殿下关切,一切都听殿下安排。”

武媚娘欣然道:“如此甚好,你放心,吾一定给你挑选一个令你满意的女子。”

言罢,起身离开了。

次日,李治召见裴行俭。

裴行俭主动请旨,说自己离京太久,思乡心切,希望返回长安任职。

李治当即准许了他的请奏,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兼司徒,和李勣一样,身兼文武两职。

裴行俭之前的爵位是闻喜县公,李治也特旨将他晋升为魏国公。

当然,这只是口头册封,真正的册封还要等返回长安,到时候,所有西征将领都会论功行赏。

关于新任安西都护的人选,李治让裴行俭举荐。

裴行俭推荐了崔知辩,李治于是册封崔知辩为安西新任都护。

三日之后,李治的圣驾和大军一起,朝着长安城返回。

这一日,行到秦州,大军在渭水北岸扎营。

夜间,李治在帐内看书,王伏胜轻手轻脚的进入帐内,朝李治低声道:“陛下,燕王殿下来了,正在外面求见。”

李治一愣,道:“四郎吗?他突然来做什么?”

王伏胜道:“也许和萧氏有关。”

李治点了点头,问:“长安城中,韦珅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王伏胜道:“在狄寺卿的引导下,太子殿下已经查出,杀死韦珅之人,是萧至言的弟弟,萧至凡。”

李治皱眉道:“萧至言竟让弟弟亲自动手?”

王伏胜道:“萧氏如今的境况,萧至言只怕也请不起猎金郎,只好让弟弟动手了。”

李治叹道:“定是萧庶人派人找上四郎,让他过来求情。你去告诉他,就说朕已经歇息了。”

王伏胜应诺一声,转身出去了,过了不一会,又回到帐内,说:“陛下,四殿下跪在外面不肯走。”

李治大怒,道:“他怎么如此不晓事?萧氏这些年来做了多少事,朕已经对他们很宽容了,他还来求什么情?你让他进来!”

不一会,李廉进入帐内,还未开口,便跪在地上,叩首泣声道:“儿臣有罪,请父亲降罪!”

李治正扳着一张黑脸,准备训斥他一顿,见他这般说,愣了一下,道:“你有什么罪?”

李廉道:“儿臣大逆不道,曾受萧氏一族控制,图谋储君之位,请父亲赐死!”

李治心中一凛,凝视着他,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李廉道:“正是父亲出巡的时候。”

李治是永徽十三年出巡,距离如今有五六年了,那时候李廉还小,萧嗣业也还在。

李治顿时就明白了,这显然是萧嗣业的计划,李廉小小年纪,知道什么,显然是受到萧氏一族摆布,并非出自本意。

李治详细询问经过,得知李廉是在东宫飞龙院,与一名萧氏子弟接触,那萧氏子弟正是萧至言。

“四郎,你以前为何不说这些,今日却来说?”李治威严的望着儿子。

李廉低声道:“因为萧至言被五郎抓了,他曾让萧至凡威胁我,让我保他一命,否则就要泄露这个秘密。”

“孩儿不愿受其威胁,所以只能主动来向父亲请罪。”

李治点点头,道:“好,总算还没有错到底,墨佳轩的历练倒也没有白费。回京之后,你在家禁足三个月,此事就算过去了。”

李廉大喜,叩首道:“多谢父亲!”

……

一大清早,李吉刚睡醒,就有下人来报,说太子急召他入东宫。

李吉穿好衣服,策马来到安上门外,一路来到东宫,一名内侍上前迎接,领着他进入后堂。

太子李弘正一脸焦急的在屋中走来走去,见李吉来了,赶忙上前,道:“堂兄,出事了!”

李吉安抚道:“太子莫慌,出什么事了?”

李弘道:“四兄失踪了!”

李吉一愣:“您是说燕王殿下失踪了?确认吗?”

李弘道:“不会错,我派人去王府中请他,可府中人说他三日前就出门了,一直未归。”

李吉皱眉道:“会不会是外出游玩去了。”

李弘感叹道:“应该不会,出了这种事,他肯定没有心情游玩。”

“出了何事?”李吉奇道。

李弘走到榻旁坐下,又伸手请李吉坐下,低声道:“这几日我调查韦珅之事,堂兄应该也听说了吧?”

李吉点头,他和李勣、狄仁杰去过鄯州面圣,当然知道。

李弘道:“先前查错了,其实并非宇文康派人杀死韦珅,而是萧至言和萧至凡兄弟,杀死了韦珅。”

李吉道:“我听说了。”

李弘又道:“那萧家兄弟在审问时,吵闹着要见四兄,后来因见不到四兄,便说出一桩隐秘事来。”

“什么隐秘?”

李弘低声道:“萧至言说,他曾奉萧嗣业之命,进入东宫飞龙院,暗中教导四兄,图谋储君之位!”

李吉脸色大变:“这定是他胡言乱语,您可千万不能信!”

李弘轻声道:“那四兄为何忽然失踪了呢?”

其实李弘一开始也不信,可李贤被李治召去鄯州,身边也没个商议之人,便打算请李廉入宫,把此事告诉他。

谁知李廉竟不在府中,仿佛潜逃一般,这不由让他多出几分怀疑。

李吉问:“燕王府的人是怎么说的?”

李弘皱眉道:“他们就说四兄三日前,和往常一样出门,什么也没带,也没说要做什么,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李吉笑道:“这不就证明,燕王殿下并非畏罪潜逃吗?您想,如果他真的逃走了,会什么也不带?”

李弘道:“话虽如此,可四兄到底去哪了呢?”

李吉笑道:“您忘了,陛下正在回宫的路上,也许燕王殿下是去迎接陛下去了。”

李弘目光一亮,一拍脑门,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在李吉开导下,李弘顿时放下心来,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李吉便告辞离开东宫。

出宫后,李吉去雍州府坐衙。

因为那天与狄仁杰去光行坊的经历,他对城南那些里坊,多了些兴趣,找来一些衙役,询问城南情况。

正如狄仁杰所言,雍州府的衙役很少涉足城南,都知道的不多。

李吉忽然想起那天跟在狄仁杰身后的魏县尉,朝左右问:“长安县和万年县中,可有姓魏的县尉?”

一名录事说道:“万年县有一个魏县尉,原是不良人出身。”

李吉喜道:“对,就是他,你赶紧去一趟万年县,请他过来一趟。”

大半个时辰后,魏县尉来到雍州府,向李吉见礼。

李吉见果然是那天见过的魏县尉,热情的拉着他坐下,命人奉茶,随后问起城南情况。

从魏县尉口中,李吉才明白过来,长安城城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遵守着一套独特的地下规则,并不完全受永徽律制约。

李吉颇为不解,问:“魏县尉,你们既然知道那些地方有违法行为,为何不把那些人都抓起来呢?”

其实那天和狄仁杰去光行坊,他心头就有一个疑问。

狄仁杰明知那蒯阿郎是做假公验之人,却对他放任不管,还有那个棺材铺的联系人,也没有抓捕。

难道狄仁杰收了他们贿赂,才没有抓他们?

魏县尉沉默了一会,说:“吴王殿下,您知道长安城有多少人吗?”

李吉身为雍州府司马,对这些还算有数,说:“好像有一百三十多万吧。”

魏县尉点点头:“是的,长安城人口太多,办案人员却很少,每天需要处理的案子,数不胜数,根本无法全部处理。”

李吉道:“所以你们才对城南放任不管吗?”

魏县尉道:“这其实是为了维护稳定,那位蒯阿郎,是光行坊的蛇头,如果我们抓了他,光行坊便会因争夺新蛇头而大乱。而且新任蛇头,很可能比蒯阿郎更加残暴,不讲规矩,造成混乱。所以维持眼下局面,是最好的选择。”

李吉皱眉道:“不能把那些争夺蛇头的人,也都抓起来吗?”

魏县尉道:“可以,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没精力负责别的地方了,比如平康、宣阳这些大坊,若是治安因此变差,就得不偿失了。”

李吉这才明白过来,治理一座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城,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

他这个雍州司马,不过负责的是长安城明面上的治安。

至于那些阴暗面的脏活累活,都由魏县尉这样的不良人,在默默守护和维持着。

这一瞬间,李吉对魏县尉充满尊敬,朝他拱手道:“多谢指点,李吉受教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