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关 - 通关文 - 肖雨平
道德经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古经云: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诗曰:令德令色,小心翼翼。
此皆教人顺情顺理而行事,不可任性固执也。夫人有生以后,秉其后天气质之性,贤愚善恶清浊强弱,彼此不同。
惟天纵之圣人,本性圆明,纯白无疵。其次中下之人,各有偏病在身。
实为性命之大害。虽为大害,果能自知,亦能变化气质,反愚为贤,反恶为善,反浊为清,反弱为强。
是在不任其性,亲近有道之士,虚心求教。借人之高明,以破我之迷网;借人之磨砺,以去我之瑕疵。
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渐习渐高,渐学渐好。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何愁道之不明,修之不成乎?世间糊涂学人,不知任性之害。既要学道,而又纵性,不肯学好;既想学道,而又任性,不重其道。
或师尊指教而阳奉阴违;或朋友规过而面是心非;或与人同事而予圣有雄;或与人同居而争强好胜;或依自己学问而形人之短;或恃自己聪明而笑人之愚;或出言吐语而不肯让人;或磕着撞着而便生烦恼;或欺大压小而不能和众;或度量曲狭而不能容物。
凡此皆任性之弊。不但外而取人嫌恶,而且内则自种阴毒。生平偏病,一件不去;自带愚气,一些不减。
自以为是,不肯认错。以是学道,纵老君对面,释迦同居,何益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