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龘墨天机变第一章 - 龘墨天机变 - kiss海底捞月

龘墨天机变第一章 - 龘墨天机变 - kiss海底捞月

龘墨天机变

每天像机器人一样运转,劳累又枯燥的工作让我想写本小说,海底捞每篇章3节,已经想好了篇章,剩下的就用月休四天时间去写吧,能写多少是多少,写不完放弃也没人笑话。

一共35章:

第一章初遇海底捞,第二章海底捞历练

第三章时空接引篇,第四章东汉末年

第五章黄巾起义,第六章桃园结义

第七章常山郡,第八章徐州攻防战

第九章会师江夏,第十章入主荆州

第十一章迎娶孙小妹,第十二章赤壁之战

第十三章入主西川,第十四章汉中之战

第十五章荆州攻防战,第十六章火烧连营

第十七章合肥之战,第十八章六出祁山

第十九章制霸东吴,第二十章宛洛之战

第二十一章出彩文鸳,第二十二章凉州

第二十三章三路伐魏,第二十四章官渡之战

第二十五章冀州围城,第二十六章制霸北魏

第二十七章辽东之战,第二十八章将相无种

第二十九章商军政策,第三十章龘墨风华

第三十一章征服大陆,第三十二章西洋航行

第三十三章时空使者,第三十四章时空猎人

第三十五章大结局

序章

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已肆虐三年半,不见消失的瘟疫疯狂的肆虐。想想最美好的时光还是2019年的新年,那时是多么的热闹和美好,稳定着工作,没有烦恼。一晃已是2022年下半年,疫情占用着青春,年龄逐渐增长,已是大龄青年,持续整整三年不见好转。华夏这数千年的土地上,发生的瘟疫的扩散范围、持续的时长都比不过这一次的新冠疫情。苍天保佑吧,疫情重塑的世界格局,希望佑我华夏文明,悠远流长。

(新冠   2019年至今、流感H1N1  2009年、非典   2003年、香港流感  1968至1970、亚洲流感  1957年、天花  1157年至1980年、黑死病鼠疫  1348年至1666年、)每一轮疫情,幸存下来的人的基因库里都具有新的抗体,新的人群又将产生,又将迎接新一轮的繁荣。

疫情之下,我也被迫重新择业。想了许久,全中国保底工资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便笃定了主意来上海闯荡,这一年我29岁,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无依无靠,全凭一身胆气和毅力在上海坚持。来上海最想找的工作是金融行业里的,我有个表姐在浦发银行上班,我曾向她求助过如何进入银行,得到的答案是能力要很强(能够拉到很多有钱人去银行存钱,例如存一千万每年能拿到1%至3%的提成,随职位变化),学历学位也很重视,因为这是敲门砖,硕士研究生进银行会比本科生轻松很多,表姐建议我在努力一把,考个研究生。我也很想考,只是现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报名费都凑不起,(现在还是无业游民,四处找工作)实在是有心无力。来到了上海,首先得赶紧找个工作安身,投递了很多企业,都是没有回信。(疫情之下很多企业都在减员)留给我的选择很少,要么去工厂搬砖,要么去餐饮行业服务客人,要么就去送外卖,或者去工地。只有这些地方招人,我不死心,曾在老家做过采购,想着超市应该会需要我的,毕竟我有经验,便跑去了大融城永辉超市应聘,可惜我连他们的管理层都见不到,直接就在店门口被回绝了。(想来永辉超市当采购员,先去当理货员吧,3500的底薪,包住不包吃)工资很低,与我想像中的上海完全不一样,没钱没背景,在上海几乎没有发展前途。

荷包里的钱已经没有几张毛爷爷了,在没有工作就得饿死在上海,来时雄赳赳气昂昂,还没几天就聋拉着脑袋了,上海物价好贵啊,一碗面20多,省着吃两顿,也得50多块才挨得住,晚上还得找地方睡,逼不得已和陌生人住群租房,一晚上40块,一天花费不敢超过100块,无论如何也得省着花到99,不越红线死撑着。来上海已经一个星期了,1千块钱剩下两百来块了,得在两天内找到工作。没有办法,只能抛弃自己的学历,什么都不在乎了,去和那些只受过义务教育的人抢饭碗,但内心还是有些疙瘩卡着的。(心里障碍还没跨过去)在网上搜索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查了一下底薪,要比其它工厂高出接近两千,但是三班倒的工作机制,很害怕,怕把自己熬成秃子,,要是秃了身体跨了,以后挣再多钱也是无福消受。我又查了一下海底捞,餐饮界的富士康,他们其中的一个招聘信息吸引到了我,本科生店助8千底薪,着实对我充满诱惑。

一点钟了,明天有空在写吧,谢谢看官们~

第一章初遇海底捞

第一节面试培训,七天考核期

有一家餐饮集团,叫海底捞,她永远向平凡的大众敞开怀抱,不漏悲喜,也不知疲倦,给每一个想要展现自我能量的平凡的人,一个平台,一个起点,一点机会。

我也是普通大众的一员,在今年2月份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或许是小县城的单调乏味,生活的枯燥不安,驱使我驶向大城市向阳盛开,而海底捞便是我选择的太阳。花儿的美丽不仅仅是盛放的那一刻,更是信仰坚定的向阳盛开。

面试录用很顺利,经过三天的培训,便安排了门店。(别无选择,荷包里只剩一百来块)第一天到店,店长很亲切,笑靥如花,行走如风,携带的气流拂过面庞,在耳畔轻划轻风,轻吹这心暮地生春;身心有了悸动,便想跟上这节奏在这里奋斗,我相信优秀的人一定是扎堆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是七天考核期。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位好师傅,手把手教培。细心又耐心,自己实战失误,师傅不仅没有责怪,还尽力挽救即将废弃的锅底,从新做出一份标准的火锅底,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又从新规培,良言善导,循循善诱,让我一步一步积累,一点点成长,整个考核期,我已逐步掌握了各种锅底的配料投放,并向逐渐熟练中蜕变。向阳花开,是每颗种子心神向往的圣谛,成长路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曲折坎坷,因为怀着信仰,在寂静的路上即使沉默着前行,也要拼尽全力破土而出,花苞盛开的那一刻,阳光一定会扑面而来的。

既然有了追求,十里寒风也阻挡不了海底捞人的奋斗。不管之后有多少个墨色凄美的夜晚,通宵达旦的忙碌必将是战场上的洗练,每一次锤炼都是一次升华,破茧成蝶的背后,都是量变的疯狂积累,愚公移山。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积极浓厚的工作氛围,影响着一个个怀揣梦想的普通人。常听说海底捞人是工具人,个人怎么想,便会有怎样的结果,个人的心态,是决定人生命运的舵手;工作之中,保持好心态,始终一颗平凡心,即使有情绪、失落也能积极面对,我相信再差的事物也会层层展开,随心境的转换而变好。心满足了、幸福了,工作才轻松,日子才自在,一生才值得。

初遇海底捞,今天已是第8天,过了考核期我将是一个海底捞人了,愿所有和我一样的小伙伴,做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在海底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一章初遇海底捞

第二节25天的奋斗

今天2月23号月休一天,整理了上班心得,写了份报告在钉钉上发给了宋姐。其实来店里的第一天我就跟宋姐提过去前堂做事,只是后堂更缺人,而我年龄也不小了,就被分配到了后堂配料房,保底工资5400。面试的时候店助已经停招了,只是会给一点学历补贴,研究生每月2000/补贴半年,本科生1200,专科生500。那时的我没有选择,在接到海底捞通知面试的前一天,我还在跟几个陌生人挤群租房节省开支,四处找工作,在大融城挨得近的企业招聘,基本都是小跑步行,尽量不做地铁和公交,太远的才会去坐。荷包里的钱所剩无几,我必须在两天找到工作,不然就得睡大街,饭都没得吃,还记得14号下午来19店的时候,还是宋姐叫员工餐的师傅帮我打了一盘菜,让我好好吃了一顿。我很感激,虽然从宋姐的眼中看出了嫌弃,但我也是没办法呀,脸皮得厚。

2月24号,我仍然勤快做事,高峰期基本都是小跑。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到了几个老员工在议论我,含沙射影的说我傻,新员工七天的工资都是209一天,有保护期,怎么跑计件都是给师傅刷的,即使不跑,在旁边看做事划水,也没什么,顶多被说几句懒虫一个。那时我的想法是:拿了别人的钱,起码做事得像样一点,对得起店里发的工资,吃点亏也能承受。自己的计件给师傅又有什么计较的呢,别人总不能花时间白教你吧。       吃饭的时候我没有吭声,晚上吃饭看谁对我有善意,我就坐在他旁边吃饭,基本上不聊天,我也不知道和他们聊什么,一天工作劳累了,就想吃完饭回去睡觉。

2月25号上海疫情从个位数开始陡增,店里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今天的桌数还能勉强接近昨天,但已经开始下滑。即使如此,工作的强度仍然没有降低,高峰期我还是不停的倒底料和尝试着去打锅,更多的还是去走锅(提着锅底送到客人的桌子上),也是在这几天跟师傅学习,我发现我的这个师傅也有偷懒的嫌疑,打锅速度确实是挺快的,但走锅的活都是尽量的往我身上推。我走不赢堆锅了才会出来帮忙,“怎么轻松怎么干”是他的口头禅,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知道他是多年的老油条,只有在最忙的时候才能看到他勤快,低峰期都是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刮地,一遍又一遍的刮,磨时间。)其实店里很多人都是这样,毕竟上海海底捞保底都超过5千了,计件单价是固定的,店里的就餐客人桌数上不去还下滑,心里都有底,拿保底工资。但我是刚来一个星期的新员工,是不可能像老员工那样去做的,必须得勤快,不然就有可能被刷掉淘汰,疫情之下,又接近于身无分文,我还能去哪?若是像武汉那样封城,我该如何是好。这一个月不能想着挣钱,得想着如何留在19店而不被赶走,唯一的做法就是勤快做事。心里想好了,就去倒底料走锅,晚上收尾了就去洗碗,一头扎进转移箱不停的刨碗,一句话不说,直到下班叫停为止。

2月26号一如往常,和鲍师傅、宝哥聊了很多,他俩问我以前是做什么的,怎么想着来海底捞。我也只能苦笑着回答,若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来海底捞打工,无非就是缺钱。曾经我也过得快活开心,只是那时不知体谅父母在默默为我承受辛苦。总说家里不缺钱,不需要我寄钱,让我把钱用在刀刃上,家里已经是第五代农民,希望我能有点出息,重新光耀门楣,最好像太太太爷爷那样。我也不知道太太太爷爷那时是什么样,家里的族谱都丢了一大半,只留下老祖宗的名字,总不能根据名字知道他的光辉事迹吧。大学刚毕业那会,就是受到这种思想,领导不赏识,就不停的换工作(两年换了4份工作),毕业两年了最高的职位也只是个采购员和后勤主管,虽然叫着好听,相比于上海,工资在二线城市的贵阳是很低的,都比不上海底捞的一个服务员拿得多。攒了两年的辛苦钱拿去创业,一年就亏光了,若是没有这种出人头地的思想作怪,好好在老家上班过日子,那是相当惬意的,可惜没有后悔药。这不屁颠屁颠跑到上海来吃苦,从头开始。

2月27号,每天的高峰期都集中在晚上6点至9点,这三个小时最忙。         今天我从保鲜库提了一袋香菇放在配料房的保鲜柜里,切配辅料用了一点,没用完的就放在保鲜柜(这是违规的,按照规定,当天没用完的毛料还在保质期内的要及时放回保鲜库),然后就去协助洗碗了。后来上菜房的花姐提着香菇来找我,在我身后朝我喊着说:“夏刚勇,香菇不允许一直存放在配料房的保鲜柜”,(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有这条制度)我手里捡着碗又迅速的堆放在一边,扭头朝她看了看,点了点头,又继续做事,洗碗机的塑料传送齿轮上搭着很多碗,捡碗的速度得快,不然就容易卡住。花姐以为我没听到,又朝着我喊,我还是回头点了点头又继续做事。花姐很认真,制度得贯彻到底,又朝着我喊右手提着香菇,左手扯了扯我的衣角,这次我有点不耐烦了,干活干得急,旁边又有人烦躁,心里不舒服毛燥了,转身一甩手,活也不干了,左手推开了挡路的花姐,一股子力量集中在右手捏成了拳头,向前走了4步离开了洗碗间,来到配料房净锅区的锅架旁边,朝着不锈钢锅架就是一拳,咚的一声,洗碗间和配料房的人都吓了一跳,当时什么也没想,就想把这股怨气和力量释放出来。然后就朝着更衣室快速走去了,才走到打上下班卡那个转角处,我就快速的平静下来了,我怎么那么愚蠢,去更衣室干嘛,想一走了之吗?想想荷包里没几分钱,干了这么多天,工资都没发,轻率的走了,这几天都是白干。深呼了一口气,又转身回洗碗间,面子上挂不住,慢腾腾的挪着步,走到配料房进洗碗间的过道遇到了艳姐,艳姐叫了我一声:刚勇。那眼神中带着一点责备,但轻柔的声音又带着一点安慰,让我只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这可能就是她的管理手段吧。回到洗碗间,又继续开始洗碗(花姐已经离开了,回到了上菜房),同事们朝我看了几眼,我没有说话,低着头做事,花姐是对的,我本就理亏。下了晚班,吃了饭,回去洗个澡就睡了,没有心理负担,在海底捞做事,每天都得保持空杯心态,不然就会成为一个怨妇。

2月28号,月底最后一天。今天周一,生意没有周末好,但还是很累的,一天得站10来个小时,双腿发酸,不时的走动能舒缓一下腿部神经,中午值班两小时,就在配料房游荡,那里摸一摸,这里戳一戳,值班期间就来了两桌客人,计件工资就两块六毛钱,(打锅1块6一个,厨师两个人分8毛一个,走一个锅5毛)一整个月想要凭借计件超过保底,很难。只有高峰期快速的跑着做事,抢别人的计件才能增加自己的工资。但这样做会很招人烦的,容易成为眼中钉。下午三点半之后,宝哥和鲍师傅来和我换班了,吃了员工餐上了个厕所,回来就躺在店里的沙发上睡下了,睡不着的,只能养养精神,恢复点精神气。(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嘛)下午5点上班,便开始继续努力,平淡枯燥的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3月伊始,春风拂面,早晨的风很柔和,像薄纱拂过脸庞,脸上的毛孔能感受到一阵阵凉爽。走在大街上,有些寒冷,人群中已有少数年轻人换上了新装。          从宿舍到门店不是很远,我的步行速度大致在10来分钟左右可以到店。8点20吃早餐,8点50开始上班,10点30吃早饭,接着就干活,早班干到15点30休息一个小时,17点开始上班;晚班干到13点30休息两个小时,15点30开始上班,吃饭时间会后延半小时,一般在16点之前接班。17点之后早晚班一起迎接高峰期,晚上早班会比晚班早一个小时下班,早班下班时间在22点左右,晚班在23点左右,生意冷清的情况下会提前一个小时下班,生意兴隆的时候早晚班会加班到深夜12点,然后同时下班。5400的保底不好拿,计件都是虚的,摆设,能力突出的才会多得几百块钱。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