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望子成龙(五) - 马伏山纪事 - 美知
小刘名叫刘秋,中秋那天出生的,就跟他有个弟弟在赶场的路上生的便起名叫路生学名刘路一样有来头。
刘秋比路生大三岁,他二姐跟我是小学同学,她读了个二年级就辍学做家务了。
刘秋木工手艺在本队打响,干活又勤快,不偷懒,时间抓得紧,不象他父亲刘会计,干活爱说话,爱抽叶子烟,有人来,他就边干活边摆龙门阵。
吃中午饭后,还爱吹牛,浪费了大量有效时间。刘秋这个优点,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做手艺比他老爸受欢迎。
后来,又多了一个小徒弟,就是马波,是刘秋的同学,也是马老师的侄儿。
马老师一直在大队教书,住在学校所在的四队,出了名的土秀才,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他跟刘家塝的刘家人早不见晚见,刘秋还是他的学生。亲侄儿马波读书成绩不怎么样,初中还没有毕业,其父亲就想叫他学个手艺,便拜托马老师跟刘会计说学木工的事情。
刘会计说,就跟着刘秋学算了,他数学课学得好,用几何原理一下就跟徒弟讲清楚了,他比我这个当师傅的悟性高。
这样一来,刘秋一下就带两个学徒,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师傅。徒弟干活只吃饭不拿工钱,谁家不乐意请这样的一套人马干活呢?
渐渐的,亲戚介绍亲戚,熟人介绍熟人,附近几个大队,都有这师徒三人的脚印。
所谓艺好不如德行好,大家对刘秋一班子干活很满意,一趟活下来,在默默无闻中就完成任务了。
一天马波干活回家,其叔父马老师问他:学得怎么样,他说小刘师傅确实教手艺特别,他象老师上课一般教我们,用数学原理解读,我们学得很明白。
其实学手艺,特别是学木工,本身就是跟读书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读书人与一般匠人的不同之处。
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
像这样发展下去,那刘秋迟早要成为名师的。这是我的判断。比如我读高中这几个月来说吧。
我上完化学课交头几次作业,就被班主任老师叫去批评了一顿,说我书写不规范,我知道以前在大队初中班老师就是这样要求按这样的格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