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 - 非和平崛起 - 猎灵者
贡比涅停战是《凡尔赛条约》签订的预演,就战争本身而言,老百姓才是战争真正的输家,他们在战争中付出最大牺牲和痛苦,仅法国就动员了七百九十万人,一百四十万殖民地人参战,取得胜利也是各国人民努力的结果(英法美中是支持前线,德国和俄国是把当权者轰下台),而不是资产阶级政府的胜利。贡比涅停战是解除德国武装,重新瓜分世界的开始,用主持停战的法国福熙当时说的,这是二十年的停战,不是和平,就像福熙在贡比涅说的,他愿意继续打下去,也许他当时希望二十年后灭亡德国,总之并没有一个列强国家把和平作为停战的根本目的。
如果不考虑政治,一战几乎可以算得上战略战术从近代战争走向现代战争的起点。在一战的最后一百天,英军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他们开始使用步兵与坦克及空中支援来将德军赶回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j.f.c富勒和b.h.李德尔??哈特利用了堑壕战来研究一种新式战争。还有中国远征军在几次装甲运用上的范例都被德国人注意到,并且最终被发展成为了闪电战。
德国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巨大成功显示出马奇诺防线这样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绕过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协约国军的两栖登陆中,德国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垒很轻易地就被突破了,欧洲内陆的灌木丛中的战斗要远比突破大西洋壁垒艰难。诸兵种的协同作战(包含了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使堑壕战过时了,现代战争的基础变成了拥有精良通讯装备的小规模部队。但是这并不是说战壕没有用。它还是一种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战最后一场战役,即柏林战役中,德军在一条战壕内给苏军造成了几万人的伤亡。
虽然军事家们还要对一战研究很久,不过作为战争而言,一战已经实际上结束了。在共和国政府在吴宸轩的主持下在为了争取战后利益问题上在布置的时候,别的国家也在为此奔忙。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共和九年一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共和十年一月十三日,英、法、美、中、日、意六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这几个大国在维护大国共同利益的原则下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中、日、意六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荷兰、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六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六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荷兰各3名,巴西、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3名。
共和九年十月七日,中国政坛发生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变化,国防部总长吴宸轩被中央议会一致同意增选为共和国副总统。南京中央政府在当了一阵子橡皮图章之后,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让中央政府的威信建立起来的方式,那就是把吴宸轩吸引进政府,不过能让吴大官人满意的职务可不多,经过黎元隆的代表和徐世昌的一系列磋商,算是确定了在议会上由共和党等小党派提名,新华党、公民党一致赞成的方式增选吴宸轩任共和国副总统,兼任国防部总长。作为第三任总统的黎元隆依然是国家元首,当然依然是名义上的,不过总算是不会有两个政府同时并存的情况了。
吴宸轩接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副总统的身份组织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一番努力之下,以吴宸轩为首的,包括了外交部总长陆征祥、远征军代表张绍曾、民政代表张南江、首席发言人顾维钧的五人代表和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工商部、法务部等七八个部门的五十多名随员参加的中国代表团。在十一月份初就从上海出发远赴欧洲参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战胜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吴夫人王子衿因为要安排陆续从欧洲和俄国接过来的科学家们而没有成行,当然也是考虑到吴夫人肚子里的吴二公子或者吴家大小姐。于是在上海港送行的队伍里就有了一位知性的孕妇牵着一个吃着手指头的三岁小公子来给他们的丈夫和父亲送行的场景,据说后来的史学家们为了当时拍摄的录像中,吴副总统挥手告别的时候,是否是顺便用衣袖擦拭过泪水就成了一个悬案,不过自从有几位高调的大炮被统调局叫去喝茶兼协助调查之后,史学界似乎对此再也没有兴趣研究了。
“吴总长,哦,吴总统,我们此次参加和会要求就是这些吗?”顾维钧是被老岳父唐绍仪给逼着上贼船的,自然心里不忿,不过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位笑容温和一副大白兔模样的吴大官人曾经打算让余健余大局长亲自去和他探讨一下人生,不然他绝对不敢这种硬邦邦的态度对吴大官人问话。
顾维钧的手上是吴宸轩带来的,由吴系官员中的“三老四少”讨论确定的。这三老是徐世昌徐老、熊秉三熊老、孟洛川孟老、四少则是新华党的三位掌堂,书记张南江、宣传部长邹容和组织部长陈天华还有那位当过吴宸轩首任秘书的最高法院院长黄鑫培。
虽然条条框框多的很,半尺多厚的文本总结起来就是这么七条:
“一,废除俺大清自1840年以来签订的任何战败赔偿条约;
二,承认中国的平等国家地位,撤出各国驻中国的武装力量;
三,海关、邮局、港口等国家主权机关或设施收归国有,当然外国如果投资建设的,可以得到合理赔偿,中国从此恢复包括关税自由权在内的全部主权;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等治外法权;
五,承认中国为反德奥土联盟所作出的直接贡献(出兵)和间接贡献(劳务和物资输入),中国将享有一定配额的战利品和战争赔偿;
六,中国作为战胜国将接收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作为补偿,当然具体的岛屿和面积需要继续商谈;
七,各国承认俄国通过战争手段攫取的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自即日起归还中国,并承认起合法性。”
“这些条件固然合理,不过我觉得英法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何况日本一定不会不阻挠我们的努力。”顾维钧当然明白这里面看似非常伟光正的原则中,对别国或许没有妨碍,英法不过是几个租界和不多的赔款需要放弃,但是俄国和日本可是要把自己吃下去的领土吐出来,就算老毛子现在连个国际社会承认的政府都没有,不过让日本吐出关东州和台湾,不得不说相当有挑战难度。可以想见如果日本代表敢签字,他们全家离着被天诛就不远了。
“条件嘛,总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嘛。这个你专业啊。”吴宸轩一副我相信你的专业能力的惫懒模样。“日本和我们的矛盾也不是一次会议能解决的,实在不行就搁置争议,先签署合适的修正案,把中日矛盾放在会后单独交流嘛。我想英法为了尽快获得成果,弥补战争创伤,也会赞成的。实在不行还有山姆大叔吗?拉上他和意大利就等于半个和会,就是英法也不是小鬼子他亲爹,到时候众怒难犯,他小日本能全身而退就不错。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