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导演神操作,低分片竟然一夜翻身?
《一百年很长吗》
导演:萧寒
产地:中国大陆
时间:2018-12-01
TAG:纪录片
主演:黄忠坚,张雪菲,阿合特
更新时间:2019-05-28 17:31:54

简介:电影《一百年很长吗》是萧寒继《喜马拉雅天梯》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执导的第三部纪录电影。萧寒导演此次将镜头对焦在命运与手艺纠缠在一起的普通小人物身上,电影讲述了在佛山学习蔡李佛拳和痴迷于舞狮的小伙子黄忠坚、新疆哈萨克族做马鞍子的老爷子阿合特一年当中面临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抉择。该片将于2018年12月1日全国公映。
大家还记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吗?
3年前,它在央视播出后,经过数十万人的评价,依旧得到9.4的高分。
本月初,《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的另一部剧版纪录片,悄悄上线了。
这部新上线的纪录片的名字,你或许觉得有点耳熟,因为它的电影版在去年年末上映。
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版一样,它的电影版,口碑并不佳。
因为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拍成电影。
“形散而神不散”的故事,不适合浓缩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
庆幸的是,加入更丰富的素材,故事结构重新排列,剪辑成三十分钟一集、共9集后,果然得到一水儿好评。
但这部纪录片,目前在豆瓣,仅有几十条评论。
它不该被埋没——
《一百年很长吗 剧版》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我们看到了修复师是如何让文物,恢复本来的光彩。
但这种故事太遥远,对普通人来说,总有一种距离感。
而在《一百年很长吗 剧版》中,导演换了一种思路。
这次他们回到更具烟火气的街头巷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了数万里路,寻访那些百年小店,以及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人。
而且被纪录的人中,不止有大师级别的手艺人,也有刚入门的技艺传承人。
导演萧寒曾说:“如果说故宫是庙堂,这一次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江湖。”
一开始,导演想把拍摄重点放到手艺上。
但在拍摄过程中,他却发现,当这些街头的技艺传承人,褪下传奇的外衣,被置于巨大的生活中时。
他们只是一个个小人物,光是生活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传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虽然谈钱很俗,但大部分传承人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关于钱。
黄忠坚,他是电影版《一百年很长吗》的两位主角之一,也同时出现在剧版中。
他26岁,到佛山打工已经10年,学习蔡李佛拳1年。
他想要成为蔡李佛拳的传承人,想要在自己成长的村子修建武馆,教小孩子打拳。
因为别的村子都有武馆,就自己村子没有。
但听到他说这番话的朋友,都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因为和他丰满的理想相比,现实太“骨感”了。
(黄忠坚)
他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穷。
作为一个小包工头,经常被拖欠工程款项。
这时候,他的女友怀孕了,但女友的父母却不允许他们结婚。
因为黄忠坚连10万的彩礼钱都拿不出来。
好不容易二人结了婚,原以为迎来的是幸福生活。
但尚在腹中的孩子,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无疑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黄忠坚忍不住狠踹婴儿床,但发泄过后,为了生活,他还是只能继续去追被拖欠的工程款。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乏梦想者。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无法生存,就无法谈传承。
所有的梦想,就成了白日梦。
即使能挣到钱,在传承中,还有更多的冲突与矛盾在前面等着。
早上五点半。
台湾,新竹,城隍庙。
正对着城隍庙戏台的“翁记卤肉饭”的灯牌还没亮起,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年轻的翁氏双胞胎姐妹,打开了店铺的大门。
她们熟练地为顾客盛着卤肉饭、鸡汤、卤蛋……
看似年轻的她们,其实已经是“翁记卤肉饭”招牌的第四代传人。
她们负责城隍庙的早市,她们的姐姐、姐夫和父母,主要负责中午、下午在新店的工作。
一家六口,努力守护着家传的做卤肉饭的技术,共同维护着老口味、老招牌。
店里一位客人说,他从二三十岁开始,就在这里吃卤肉饭。
如今他已经七十岁了,还没吃腻。
但全家人的想法也不尽然相同,曾在五星级酒店做后厨管理的姐姐,想做一点创新。
她在网络平台上,和食客互动,还参加了不少美食节的评比,甚至还在偷偷研发速食卤肉包。
但姐姐的经营理念,却被父母和妹妹们否定了。
姐姐参加美食节为店里赢来的木质奖状,被父亲悄悄当成垃圾扔出门外。
父亲扔一次,她捡一次,直到父亲懒得再扔。
最严重的一次,父亲好几天都没有理会姐姐。
姐姐想要的,是让传统更加顺应时代,但有可能导致传统味道的变味。
而父母和妹妹们想要的,是守护传统的口味,守住这家传统店能立足的根本。
到底怎样才能让传统手艺更好地传递下去,翁氏一家中的新老两种观念,还在碰撞之中。
这种观念的碰撞,即使是顶级的手艺人,在传承中也不可避免。
绍兴,东浦。
老沈骑着一架三轮车,走街串巷,收着旧物。
如果不认识他,你绝不会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老人,竟然是一个酿酒大师。
就连日本的NHK电视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很厉害的电视台)都来拍过他和他哥哥们的记录片。
他骑着三轮车到处收购的,是旧酒坛,他认为“旧酒坛子做酒更稳当”。
从收坛到酒酿好,老沈要亲自参与酿酒的每个环节。
甚至在酿酒的特殊时刻,他还会睡在酒缸旁边,及时观察酒的变化。
观察酒的时候,顺便舀出今年第一杯甜酒酿,保留起来给妻子。
但想跟老沈学酿酒的小儿子,却不认可老沈的一些行为。
收购一个旧酒坛也要花5~10元,但买一个新酒坛也就15元。
说不定,废了大力气收购,在回来的路上,还会“报销”几个。
“好了好了,到都到了,报销了一个”
花费大量时间去修理几块钱的旧酒坛,也不值得。
但老沈却认为,人投入情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去计算性价比的。
以往有关传统文化、传统手艺的纪录片,大都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一百年很长吗 剧集》则让我们看到传承背后,更加真实的一面。
让我们看到在生活中,那些传承人也只是普通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沈、翁氏一家、黄忠坚只是《一百年很长吗 剧集》中,数十位传统文化、传统手艺的传承人中的三位。
他们也只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手艺传承人中的三位。
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凭借着这一点点信念,走带着那些技艺,走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春夏秋冬。
因为,一旦投入感情,就是一辈子的事。
